写作者介绍
- 作品体裁
- 议论文
- 送选单位
- 省水利厅
- 作品赏析
-
“赶考”必须永葆初心使命
1949年,在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同志 提出了 “赶考”命题o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 时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19年,在香山 革命纪念馆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再次提到以“赶 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赶考”精神是中 国共产党精神普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走好新时代 漫漫“赶考”路,要求我们必须永葆初心使命。
永葆初心使命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天下至德, 莫大于忠” O对党忠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 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 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 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翻开厚重的党史,字里行间写了 “忠 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执着。无论是李大钊的“勇 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痺精瘁力以成之”, 还是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 的信仰”,亦或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师赵春光在武汉抗疫 一线致信父母:“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从 革命战争年代的烈士绝笔到和平年代的尺素明志,对理想信 念的坚守跨越时空,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无不代表 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赤胆忠诚、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 也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把忠诚刻在心间、融入血脉,我 们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等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能站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所以在新时代奋进赶考路上需要我们这代“赶考人”保持赶 考清醒,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永葆初心使命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穿越历史的 回响,回望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 始终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 的初心和使命。李大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 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郑重承诺,都刻印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 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坚定。在灾难面前,把人民生命安全放 在第一位,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坚定承诺。从汶川到芦 山,从九寨沟到长宁,每当地震发生时,救援队伍总是第一 时间奔赴灾区,发出“快跟我去救人!”的呼吁;党员干部 总是冲锋在前,践行“大灾面前,是共产党员,就冲到最前“ 的铮铮誓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上至38岁的老人, 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 何希望,为生命至上写下了最坚定、最温暖的注脚;在防汛 中,以层层压实的“责任链”锻造环环相扣的“防汛链", 目的也是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 的行动,务实有力的举措。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新的伟大征 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 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一 定能够永葆党的初心使命不变色,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的更大胜利,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永葆初心使命要保持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中国共产党 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 着那么一股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革命时期有“未惜头颅新 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壮烈,建设时期有“宁可少活二 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骨,改革开放时期有“闯” 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走过百年风雨, 我们将光荣写在了历史深处,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 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 建成了小康社会”。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 新征程前路漫漫,可历经百般磨难,亦可尝尽千般苦楚,但 唯一不可的,就是丧失进取的精神。我们要以“踏平坎坷成 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 险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永葆初心使命要练就过硬本领。早在延安时期,我党就 明确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 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提 供了施展才华、展露风釆的广阔舞台,也对能力素质提出了 更高要求。过硬的本领,是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 造贡献国家的基本前提。“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不 经风雨、不见世面难成大器。作为赶考路上的主力军,练就 过硬本领,还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 面,既锤炼自身的本领,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知者行 之始,行者知之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 入实践,在实践历练中练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硬功夫, 用“宽肩膀”“铁肩膀”勇挑重担,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 业绩,书写新辉煌。
千秋伟业,征途如虹。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 脚步永远向前。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闯关夺隘,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 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笃信实干,我们必能在新的赶考之路 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