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介绍
- 作品体裁
 - 散文
 - 送选单位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作品赏析
 - 
            
笔赞出彩中原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 三千多年的都城都在河南,中华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800年的黄河沿岸而华夏文明开始于肥沃的河南省。
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河南拥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商代毫都郑州等四大古都等。除此之外还有商丘许昌、三门峡等古城,汇集了中国夏商、东周、东汉魏晋、隋唐宋等朝代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其中安阳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 由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河南有太多数不清的古迹,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龙门石窟和殷墟,洛阳牡丹,嵩山少林寺在中国古代的间宙中观中,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丝绸之路东赴洛阳就是中外商户云集旅客纷至的国际大都会,丝绸之路是一条连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洛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丝绸之路河南段包括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的函谷关遗址,陕县的崤函古道石壕遗址等四项遗产。古语云得中原者就得天下,当时的中原就是现在的河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有着地地道道的中原人事,大家熟知的老子庄子,精忠报国的岳飞、诗人杜甫、白居易......河南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和灿烂的文化。古代的四大发明河南就有三个指南针、造纸术、火药。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华大姓除了个别例外大都发源于河南,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谢钧洋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可以说,中华民方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同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历史性、社会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文化创新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能够通过物质,社会和精神等属性加以不断延续的文化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是人类各种信息的有效载体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某个民族或地域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或地域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从人类诞生和文明起始的那一刻开始,传统文化就是文明元素和历史记忆的代表。它承载了千万年的沧桑变化,延续了人类文明的成就。华夏文明自夏代开启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中原地区一直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前后共有二十多个王朝的二百余位帝王在这里建都或将都城迁于此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原的发展史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原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来一些特性,都足以表明它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源流。中原传统文化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需吸取更多的措施,凝聚社会各界的力度,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迅速扩大其知名度不断提高中原使统文化的竞争优势。
“天下设九州,河南为之重”自古以来中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孕育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诸多优秀品质。
中原地区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礼仪之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的中原人勤劳勇敢,代代相传,渐渐积累和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传统文化。自唐代以来,洛阳牡丹就有“甲天下”的美誉。北宋时期流传着“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习俗,每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牡丹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早在一千多年前,信阳已成为我国八大茶区之一,新郑则是枣的风俗和技艺。河南是中国功夫的故乡,著名的少林寺武术发源于此,陈氏太极拳也最先于河南发扬并流传开来国内外知名民间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开封汴绣的针法多变令人叹为观止、南阳五雕的精美选型让人过目难忘、洛阳唐三彩栩栩如生使人大为赞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古老朴素以及民间泥玩的风趣幽默,当然还有烙花.、烙画不胜枚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是百家争鸣,人才济济,不仅拥有安阳、洛阳、开封等千年古都,还涌现出儒、释道的各种思想交汇;不仅有名满天下的美食和酒文化还有多种多样的书画、戏剧、武术。中原传统文化傅大精深,包罗万象。
中原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和积淀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吸收周边文化,另一方面也将中原传统文化不断延伸扩展到周边之化,如:江南文化、东南沿海文化都和中原传统文化有关联。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原要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传承,在不断传播和完善过程中,成为中原文化发展创新的标志意义所在,成为高于感性的价值规范。中原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文化遗存,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整的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散布在中原厚土上。如:代表“义"的关羽文化散布在中原各地。这都是十分典理的代表,塑造和影响了人们的日活方式、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然而,由于历史的演变推进,人类活动和自然的不断变迁影响,许多有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受到侵蚀或破坏,有的已经面临消失的危机。因此进一步强化符号系统,加强保护和发展中原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逐步建立起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和遗产的有力体系。保留历史记忆的每一片土地,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洗涤人们的心灵,让大家能永远相生相融。